富阳杏梅尖
徒步杏梅尖
杏梅尖的爬升1000多,最好有点运动基础再爬
碧云天,黄土地,绿树阴浓夏日长。
上午10点多出发,气温26度,天上片片白云也在游动,阳光时隐时现,正宜登山。
出发
出发差不多半个小时到了龙门瀑布,前两天下了雨,地面微微湿润,瀑布的水流量充足,从几十米处扑向水潭,溅起的水雾带着风涌向脸上,凉意涌来,爬山时的燥热顿消,一下子就感觉身体轻了起来。如果天气在热些呆在这可能会更舒服。当地很多人也在这附近消暑,瀑布边上已经有个大姐带着睡垫躺在那了。
水库
在瀑布处折返一小段路,继续出发,接着一段小小的爬升,突然树林淡去,豁然开朗,眼前是一个水库,蓝天白云映在碧绿的水面,与周遭青山相应,水天一色,美不胜收。周末徒步除了散心,有此美景更是舒畅,微风拂面,深吸一口气,上班时的疲惫顿消。
有想在这养老的感觉(ps:水库的绿色和泳池的马赛克相得益彰,突然想到了齐马蓝)
登山
稍作休息开始这次正真的挑战:杏梅尖,这段连续的爬升可能得有600米往上,基本上都是碎石和泥泞的土路,覆盖着枯叶,有些湿滑。初次挑战这个难度的线路让我回想起22年的黄山,每一步都很艰难,仿佛灌铅,一步一挪,气喘不止,差不多经过4-5段左右休息再出发才到岔路口,继续左拐往上,过了黄梅尖(说实话没啥看的,不过远眺风景尚可),再通过山脊爬上杏梅尖,这一段是台阶,轻松不少。这次又2个大佬跟着我,很是安心,杏梅尖也是远眺风景尚可,能看到富春江。
归途
拍完照片继续出发,解下来就是环线的回程路段,相比之前就是春游了,有余力边走边欣赏风景,很是惬意,过了公路有一段陡峭的下坡,还好有登山杖,而且路面不干,颜色稍深,沁着水汽,加大了摩擦,安全降落,没有屁股着地,嘿嘿。
最后就是一段碎石台阶路,这次3位大佬伴行,一路畅聊(其中两位后面经常约徒步),边上刚好一条溪水流过,泉水汩汩簌簌的流过身边,很是适合春夏交际之时徒步。而这潺潺流水迎接着夏天。
最后在一个农家乐喝了杯绿豆汤,吃了碗竹笋面,心满意足。
总的来说这次是一条强度较高的线,前半程是全力爬升,基本上都是在追赶前队,心率飙升。到折返点的岔路口,才有2个老哥一起爬,一个是学生健身哥,一看就很壮,因为打篮球导致膝盖受伤毁了篮球梦,还有一个张哥,也是因为打排球,导致脚踝韧带断裂。即使如此还是和我走的差不多快,据他们说是恢复期,不能运动强度太大,但其实还是比我强点,毕竟他们是多年的运动积累基础在。然后在下山的时候再次追不上领队,于是咱们三人再次抱团,再加上一位小姐姐文仔,毕竟是在野外,单人行动安全性和心理压力都太大,边聊天边走更安全也更有趣。学生哥是大二的学生,正值假期,然后放假就没回家出来徒步爬山。而张哥则是和我一样的程序猿,而他就比我纯粹多了,除了上班就是户外,后面我和他走了很多次,我走的快崩溃了,他还是健步如飞,拍照看景,很是休闲(ps:还是一位卷王,没啥事都会在公司加班,周末也会去,除了要徒步,总之很纯粹)。还有文仔也是,平时经常跑步,参加越野跑,半马进过2h,如果不是因为上一晚没有休息好,估计在我们还在半山腰时,她已经在山底吃面了,还有赞助接,可以说除了我全员大佬。 还有一个粉包老哥,人狠话少全程紧跟着领队,走的贼快。
tips:徒步选择线路(领队建议)
选择线路的关键因素:天气 温度(高温不走竹林) 路况(两步路参考) 补给 信号 长度爬升 长线三新不上路:线路了解 装备,太老不用也不行 搭档熟悉
水线:大松湾 黑龙潭(玻璃水7-8月开需要保温杯 )神仙峡谷 大野蛙 楠溪江 溯溪鞋3-5季度 泅渡的需要溯溪包
消除疲劳(量力而行):
- 凉水冲澡2.5min/冰桶尝试
- 常规拉伸
故事未完: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