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读书】秦腔_贾平凹

大地恓惶

贾平凹的流年式叙述,读来还是很轻松的

借着端午假期的时光看完了这部长篇,回想着《山河传》似乎也是映着这部作品的影子,不过是时代和人变了,但土地还是这片土地。让我会心一笑的一段是两部书的开头主角都说有一个别人不知道的降暑的方法,就是用唾沫去粘自己的乳头,太搞了哈哈(ps:我没有试过啊,感兴趣的可以试试看)。

《秦腔》主要围绕这个清风街这个县城下面的一个村子展开,透过引生这个人的视角串联着清风街大大小小的事,引生还有夏家发生的故事串联着街上的喜怒哀乐。

贾平凹在结尾的自白说《秦腔》是要为欐花街立个碑,我想那是文革之后改开之前那段时间的碑,农民渐渐的开始脱离土地,往城市去。要说原因,我想是因为苦还不挣钱,没人是天生爱吃苦受虐,有了资产和权力,分了等级,一切似乎改变,但似乎又什么都没变,农民依旧成了最底层的,于是农民开始逃离。夏天义是代表着农民,和土地处了一辈子,最后深埋土里,夏天智则代表了传统文化,书中也就是秦腔,最终也是不了了之。结局代表不了什么,我不说故事的过程,我也记不住,但是书中故事是把这种转变展现出来了的,如果你对秦腔文化感兴趣,对70 80年代锁碎的农村生活细节感兴趣,对社会在那个时期经历的转变带来的阵痛感兴趣,那这部书便值得一读。 img img

书里的对联也很有回味,我复制了几条:

  • 这一街许多笑话;我二老全不做声。
  •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做不出泼天富贵,冷药热药总是妙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 花为女侍者;书是古先生。
  • 大梦初醒日;乃我长眠去。

感想只有这么多了,可能也有很多错误,欢迎指出,我对这段历史了解浅薄,隐约能感觉到故事中的沉重的内核,但是说不清楚,人的生命终究是那么轻,像《生死场》里面的故事一样,人和畜生忙着生忙着死。


故事未完:154 Thoughts:: justdoit.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