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跑-卢湾跑团
夜跑训练记录
抛弃傲慢,学会理解
过程
卢湾去了3次,都是晚上下班之后的经历,第一次是hoka的刷圈活动,第二次是上周的节奏跑,跟了c组,后续不足,就没跟完,那时候体感尚可,没有太多的不适,就是大腿还是有些酸,一天左右就缓过来了。第三次就是这周4,也是节奏跑14km,虽然最后跑下来16km
晚上气温很低,风也大,所以体感比较难受,尤其是刚开始没套外套,热身也不充分的时候,风吹的很冷,和小伙伴们会和拍照热身之后,等了十几分钟的大部队,等的太久,热身的感觉褪去就比较煎熬,还好人多,拍照的时候后面的小伙伴能挡下风,这次订的是d组,我本来是想跑在d和c组之间的配速,以为上次跟的c组发现前程的体感还可以,稍微再慢一点就可以跟完,后面知道了还是自己菜还逞强了
本次的节奏跑是2+5+5+2, 6:00+5:50+5:30+5:20 . 本来我只是想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区间加10s,结果就是顶着5分配一直跑到了最后,在9公里左右右腿膝盖处肌肉就不太舒适,最后跑完,透支感比较严重。仔细想来最开始在4道跑,然后在体感不适后进入三道,然后三道内侧,最后二道这个过程,由于这个选择,导致我跑步的节奏是比较乱的,没有这种渐加速的节奏,反而进入一种匀速16公里的怪圈,这是是过于自负了,自讨苦吃了,训练效果也不确定是否能达到效果。加上天较冷干燥,我眼睛的过敏又犯了,早上起来就很干燥,然后眼角内侧粘膜瘙痒,冬天爬山也是经常犯的老毛病。膝盖不知道有没有影响,但是对于关节处的肌肉隐约有些不适,还需要进一步的拉伸放松,总之是比较奇怪好像没受伤,但是感觉快受伤的既视感
这次比较好的点是步频训练到了,没有音乐的所谓节奏,边上的小伙伴的脚踏地的节奏就是我最好的节拍器,专心的的听着他们的步伐,按着相同的节奏踩点,明显比自己跑的时候刻意提高步频轻松很多,导致我这次明显在跑步的时候话也少了很多。所以团体性的训练确实在作为自己单独训练的补充是很不错的,在群体之中很容易的就对比然后发现自己的问题,有些平时根本注意不到却会有影响的被发掘了。
目前存在的问题
- 对于课程和自己身体状态的无知,随意的加餐,导致训练效果差。下次还是需要完整的体验和配合的参与一节课
- 大腿前侧和小腿前侧的肌力不足
- 步频和呼吸节奏的适配调整
- 练后拉伸不够充分,还有关节的休息不够,拉长休息时间,调整训练项目
故事未完:68 Thoughts:: justdo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