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野_风起曹山
对越野比赛要有敬畏之心(;′⌒`)
再次燃尽了,被群友锐评为“燃灯大湿”(●’◡’●)
流水账
5点起床,贴了膝盖和髂胫束的肌贴,配上压缩袜,预防膝盖和大腿髂胫束出现问题。然后一杯牛奶、两个鸡蛋下肚就出发。
到了起点曹山白露公园,现场差不多两三百人。周围都是装备精良身形矫健,于是我预期全程会一个人走。会场气氛很好,简单拉伸一下,领导发完言就发枪。
出发的时候微风,阴沉沉的云,地面湿泞,气温在4°左右,比预期好很多。跟着大部队跑,为了赶下午7点的高铁,最晚得10个小时之内完赛,所以前期赶一赶给后面留下容错率。这就是我最开始的策略。
一坡上的时候被一个大爷超车,一问年龄,“80岁了”。 边上的人:“啊!!!”。 惊叹的声音此起彼伏,大爷健步如飞,很快不见背影,后面过了好久才再次遇到。
然后到了一坡的下坡,湿滑的泥土加上70多度的坡度,前面和后面的队员接二连三的摔跤,旁边拉了支撑的绳子都没有用,努力控制重心,亦步亦趋,运气很好的没摔。到了底下感觉很慌,上来难度这么大,后面感觉要虐,已经开始想时间来不及就早点退赛回去洗澡了。
但是后面的坡出乎意料的好走很多,甚至和之前走的九龙之巅很像,尤其是下坡特别好跑,而山土经过多天的雨水浸泡,再加上一夜的风干,踩上去松软且不湿滑,踏实且舒适,反馈很放松。第二个坡渐渐开始适应节奏,上坡下坡都在平时走极速的训练范畴之内。
到底之后就到了cp点1,虽然布置简陋,但是吃到草莓,喝到鱼汤和甜粥,填饱肚子之后就继续出发。
第三个坡明显大腿有点开始酸了,这才15公里,感觉有点不妙,马上补了盐丸,喝了电解质水。继续出发,上坡之后,跑着下坡,也就是在这里的下坡遇到了我后面一直能见到的一个大哥和一个小姐姐。然后还遇到了之前的大爷,在和后面的人聊天,我看准了机会一个加塞就超了过去,但是没过一会,大爷在平路就轻松超越,然后就看着他的背影再次远去。总共加起来我就见过2次大爷的背影,后面一个认识这个大爷的大叔说去年他报了30公里越野,4个多小时就跑完了,令人惊叹(后面看了成绩,这位大爷是16公里组的第十名,用时2个小时44分钟)。
接下来四五六七坡没什么特殊的了,上坡慢行,走走停停,下坡小跑。然后每次上坡的时候我都会被大哥和小姐姐超越,接下来我就在下坡的时候会超越他们,大家在某种意义上节奏意外的一致,被朋友锐评为比赛就是残酷,节奏差不多都还各走各的,莫不知我在赶着去补给点填饱肚子。
每次到了山顶都会刮来横风,特别冷,吹的眼睛疼,可能还需要一副能防风的眼镜。
复盘
这次风起曹山的补给在cp2和后面比较单一,就是汤加功能饮料,再加炒饭 ,水果只有前面的cp点有,汤汤水水确实不管饱,炒饭一直吃有点腻,总之一言难尽,果然人越菜事越多。不过志愿者非常的热心和热情。跑在前面的人吃的还是比较丰富。最后我硬是靠能量胶走完全程,组委会画的饼(大肉包)也没吃到,肉包只在图片上看到一眼,还是工作人员大姐看我在草坪上晒了会太阳可怜,于是就给了我一根香蕉,缓过来好多。
在差不多到25公里左右的时候是我体能的转折点,那时候一爬坡心率就直接飙升,顶一会休息一会就是我后面的节奏的,腿很酸,我就一直想别的转移注意力,什么哪里有吃的,什么天色又有点暗了,什么眼睛好酸,总之让腿缓过去,等到下坡身体适应。进入节奏一路小跑,保持着这样的节奏。
这次腿部的准备都起到作用了,脚底没有水泡,髂筋束也没有不适,但由于我愚蠢的执著于背着30升的徒步包,25公里以后吃足了苦头,每一克的重量都很痛苦。后面水袋没水,很累,不想卸包,于是就一直用矿泉水瓶灌水,走的折磨,想的也折磨,下次一定换包。
走完全程,终点也没啥吃的,还好车上有面包能垫下肚子。最后开车回家,踩油门的时候小腿差点抽筋,给我惊的一身冷汗,准备的还是不够,属实燃尽了。
故事未完:76 Thoughts:: justdoit.